学会刊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会刊物>>学会简讯
2017第2期 总第59期 2017年6月28日
发表时间:2017-06-28 阅读次数:10856次

上海市水利学会简讯

上海市水利学会编      2017年第2 (总第59期)     2017628

 


上海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院士专家论坛隆重举行

 

        2017年6月16日,学会会同上海市水务局科技委、上海市水利工程协会、上海市排水行业协会、上海市水文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上海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院士专家论坛”。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夏军教授率先发表《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水文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的几点思考》专题报告。国家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市政设计研究总院张辰总工、河海大学崔广柏教授、武汉大学杨开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刘敏教授相继从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河湖水质保障、海绵城市建设、城镇污水处理等方面,针对水环境治理遇到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分别作了《城区雨水等陆域水污染对策》、《新时期河湖治理理念的探索》、《气浮法处理城镇污水试验及用于水环境综合治理之前景》、《河口海岸城市极端气候背景下灾害防御与风险管控》专题报告和交流。上海市水务局总工程师胡欣出席论坛并致辞,表达了将以这次论坛为契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继续开展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交流与合作的信心。

      来自上海市、浙江省等水环境领域的260余名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出席了本次论坛,并踊跃参与了交流互动。    (学会秘书处)

 

●●●●●●●●●●●●●●●●●●●●●●●●●●●●●●●●●●●●●●●●●●●●●●●●●●●●●●●●●●●●●●●●●●●●●●●●●●●●●●●●●●●

聚焦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和城市防汛

市水利学会承办宣贯培训

 

      为使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理解、正确运用和顺利实施市水务局组织修编的《暴雨强度公式与设计雨型标准》和《上海市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工作导则(试行)》, 6月6日,学会受托承办了上述两项技术性标准的宣贯培训,聘请到市水务规划院、市政总院、上勘院参与修编的专家进行了专题培训和答疑。本次培训列入了本市水务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培训计划,首次编录了参与培训人员的基本信息,为水务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了接受继续教育情况的档案数据,也为学会拓宽服务社会之路作了有意义的铺垫和摸索。    (学会秘书处)

★☆★☆★☆★☆★☆★☆★☆★☆★☆★☆★☆★☆★☆★☆★☆★☆★☆★☆★☆★☆★☆★☆★☆★☆

 

 “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参观考察活动

 

      6月1日下午,学会港口航道专业委员会组织“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参观考察活动。中心总经理助理、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洪国军介绍了这个2016年9月正式启用的国家级研究单位详情。该中心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建有全世界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正在为我国南海建设发挥着巨大作用的疏浚试验平台。中心试验基地管理办公室主任树伟介绍了试验平台总体设计、实验功能等,并带领进行实地参观。    (学会秘书处)

 

★☆★☆★☆★☆★☆★☆★☆★☆★☆★☆★☆★☆★☆★☆★☆★☆★☆★☆★☆★☆★☆★☆★

“水生态修复工程”实地考察活动

 

      6月1日,学会水资源水环境专业委员会组织“水生态修复工程”实地考察活动,学会会员40余人参加了该次考察。该工程位于奉贤南桥,冠名“上海之鱼”,为新城新镇建设的一项水生态治理项目,治理水域面积54万平方米,是上海水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近年较为成功的实施项目之一。公司技术经理姜娟在现场介绍了“上海之鱼”所在水系概况、应用技术、治理效果,讲解了通过构建生物基过滤处理带、水生植被生态系统、水生动物群落结构以及微生物等复合水生生态系统。公司董事长王丽卿教授全程陪同了考察。    (学会秘书处)

 

◆〓◆〓◆〓◆◆〓◆◆〓◆◆〓◆◆〓◆◆〓◆◆〓◆◆〓◆◆〓◆◆〓◆◆〓◆◆〓◆◆〓◆◆〓◆◆〓◆◆

“河长制与城乡水污染治理”学术沙龙圆满举行

 

      去年岁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上海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执行,于2017年1月印发了《关于上海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方案》,本市上下闻风而动,随着责任的层层落实,新一轮城乡河湖水环境治理的大幕正在打开。为了进一步加强贯彻执行力度,提高执行效果,在相关学会大力支持下,5月19日,上海市科协、上海市水利学会在科学会堂举办学术沙龙,共同探讨“河长制与城乡水污染治理”。

      上海市水务局副局长(原上海市水利学会理事长)刘晓涛宣讲、解读了全面推行河长制的重大意义及上海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顶层设计;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设计大师)张辰讲解、例举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青浦区水务局副局长程光宇介绍了青浦区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践与思考。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上海市生态学学会、上海市畜牧兽医学会和市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上海市水利学会港航专委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上海市林学会等嘉宾专家积极参与了研讨,大家就上海实施河长制的体制设计和机制创新、城乡中小河道整治方略、系统性生态治理策略与路径、跨行业部门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协同治理方案,综合施策提高技术标准、从严执法与科普宣传相结合,探索解决分流制排水系统社区雨污混接顽症的途径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开展了建言建策。

      上海市科协副主席蔡永莲、学术部部长潘祺出席了沙龙,并分别致辞和总结发言,她们肯定了沙龙组织准备充分细致,研讨辩论热烈充分、切中了时贬,建言建策颇具创意、开拓了思路。上海市水利学会秘书长胡传廉主持了沙龙。    (学会秘书处)

 

●●●●●●●●●●●●●●●●●●●●●●●●●●●●●●●●●●●●●●●●●●●●●●●●● ●●●●●●●●●●●●●●●●●●●●●●●●●●●●●●

2017年“防汛保险·环亚杯”长跑比赛顺利举行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梅雨时节,再过几天,本市还将进入台风暴雨多发的主汛期,防汛工作也到了一年中最紧要的关头。6月25日一大早,在美丽的徐汇滨江,市防汛办联合环亚保险经纪公司举行了2017年 “防汛保险·环亚杯”长跑比赛,旨在通过健康长跑与防汛知识宣传相结合,寓教于乐,让大家在健康快乐中了解防汛知识、增强减灾意识、保障自身安全。市防汛指挥部指挥、市水务局副局长刘晓涛为活动致辞,并带头参加了长跑。100余名自愿报名的市民群众参加了比赛。

      活动过程中,天渐渐下起了小雨,但丝毫不影响大家的热情,全部参赛选手都完成了5公里的长跑,并在跑步过程中完成了防汛知识的问答。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今天的活动很有趣、也很有意义,希望今后能够继续举办此类活动,同时,大家也表示将继续关心支持防汛工作,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向家人朋友们宣传防汛避险知识,努力营造“人人关心防汛、人人支持防汛、人人参与防汛”的良好社会氛围。     (市防汛办供稿)

 

★☆★☆★☆★☆★☆★☆★☆★☆★☆★☆★☆★☆★☆★☆★☆★☆★☆★☆★☆★☆★☆★☆★☆★☆

河长制有望入法

 

      6月2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提请会议二审。草案新增了关于实行河长制的规定,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责任。

      2016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提出由党政领导担任河长,依法依规落实地方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保护。

      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一审时,有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部门和社会公众提出,草案应当体现建立河长制的精神。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决定采纳这一建议,故在草案二审稿中增加规定:省、市、县、乡建立河长制,分级分段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江河、湖泊的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

      草案二审稿还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防治水污染的对策和措施,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市、县级人民政府每年在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时,应当报告水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执行情况,并向社会公开。

      针对饮用水水源问题,草案二审稿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监测、评估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单位供水和用户水龙头出水的水质等饮用水安全状况,应当每季度向社会公开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饮用水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此外,草案中进一步加大了对水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了对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等违法排污行为的罚款金额,针对不同情形的违法行为分别由“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提高到“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由“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提高到“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同时规定,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来源:水利部网站)

 

◆◆〓◆◆〓◆◆〓◆◆〓◆◆〓◆◆〓◆◆〓◆◆〓◆◆〓◆◆〓〓◆◆〓◆◆〓◆◆〓◆◆〓◆◆〓◆◆〓

 港珠澳大桥:“中国制造”撑起超级工程“世界之最”

 

      这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55公里。

      这是拥有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的大桥,隧道全长6.7公里,全部采用沉箱预制搭建。

      这是世界上最长的钢结构桥梁,仅主梁钢板用量就达到42万吨,相当于建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

      港珠澳大桥——横空出世,横跨伶仃洋海域。这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世界级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正是基于邻近香港国际机场航线限高和伶仃洋航道满足30万吨轮船通航的需要,港珠澳大桥最终选择了集桥—岛—隧于一体的设计施工方案。这条世界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沉管组成,每节管道长180米,宽37.95米,高11.4米,单节重约8万吨。

      港珠澳大桥打破了国内通常的“百年惯例”,制定了120年的设计标准。在建设过程中,建造者发现,源自于西方海洋地质标准的技术、工艺无法满足施工需要。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引领下,中国科研人员依靠1986年以来湛江地区累积形成的海洋水文数据攻克了大量技术难题,并结合伶仃洋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港珠澳模型”等一整套具有中国特、世界水平的海洋防腐抗震技术措施,最终保障了“120”指标的达成。

      和其他跨海大桥不同的是,港珠澳大桥是像“搭积木”一样拼装出来的。先在中山、东莞等地的工厂里把桥墩、桥面、钢箱梁、钢管桩统统做好,再等到伶仃洋风平浪静时一块块、一层层、一段段的组装起来——“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建设理念在港珠澳大桥首次实现。

      作为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不仅代表着中国桥梁的先进水平,也是展示各国创新能力的超级舞台,包括来自丹麦、美国、荷兰、英国、日本、德国、瑞士、土耳其等多个国家的桥梁专家纷纷参与其中。

      一桥飞架三地,打开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空间。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副书记韦东庆说,预计今年底大桥将全线通车,届时香港至珠海的陆路通行时间将由3小时变成半小时,三地经济融合将不断加深,珠三角将形成世界瞩目的超级城市群。   

(摘自:新华社    作者:周强)

 

 

沪ICP备2001368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3102号

Copyright © 2010-2022 All Rights 上海市水利学会 邮编:200020 
电话:021-63844900 E-mail:shanghaislxh@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