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刊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会刊物>>学会简讯
2018第3期 总第64期 2018年9月28日
发表时间:2018-12-28 阅读次数:2615次
上海市水利学会简讯
上海市水利学会编        2018年第3期 (总第64期)     2018年9月28日  
 
2018年上海市水务海洋科学技术奖评奖结果揭晓
 
             经上海市水务海洋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审定,2018年度上海市水务海洋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已经产生。根据《上海市水务海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关于“评选结果必须进行公示”的规定,具体公示时间为2018年9月26日至2018年10月12日,具体名单可查询学会网站和学会微信公众号。
(学会秘书处) 
●●●●●●●●●●●●●●●●●●●●●●●●●●●●●●●●●●●●●●●●●●●●●●●●●●●●●●●●●●●●●●●●●●●●●
上海市水务局科技委指导召开本市生态河道治理技术报告会 
          当前,本市正按照“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怡人”的目标全面推进上海水环境综合治理,目标是在2018年要全面消除黒臭,2020年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为探讨生态河道治理技术思路,针对治理过程中的特殊问题和技术瓶颈,采取应对措施,切实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保障社会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根据本市实施河长制和开展黑臭/劣五类水体治理攻坚战的工作要求,在市水务局科技委指导下,7月26日下午,市水利学会和市水利工程协会联合举办了“生态河道治理技术报告会”。
          本次报告会主讲嘉宾包括:上海大学教授焦正、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季永兴、原苏州市水利局局长赵瑞龙、朱家角镇张马村河长朱惠根。
          上海大学焦正教授报告题目为《城市黑臭/劣Ⅴ类水体的治理技术与实例》,他介绍了上海城市黑臭/劣V类水体治理技术理念原则、实施条件、关键要点和限制要素。认为黑臭水体治理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实施不当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针对不同水体需要考虑多种技术协同治理;应严格控制水体环境容量条件下的水生态系统修复的核心技术目标,针对河道功能定位,提出系统性综合治理专业技术方案,以及目标污染物治理及分期阶段性任务计划;强调了在完成控源截污的前提下开展生态治理条件和限制要素;依托新兴技术,创新“互联网+”管理模式,明确治理保护精细化管理目标和阶段性任务措施。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季永兴聚焦生态河道系统设计关键问题,强调了生态河道整治关键在于:克服单一河道治理传统思路,形成河网地区连片治理;综合城市规划、防洪排水、生态景观、市政建筑、环境水利等水岸同治与多专业集成;正确的生态护岸植物种植方式;改进生态河道治理中的设计、施工、运营方式方法。
          原苏州市水利局局长赵瑞龙详细介绍了苏州城市水环境治理技术和实践经验。他介绍了苏州通过城区污水处理“双增一降”的运行思路,即污水处理量要增加,做到污水应收尽收、污水进厂浓度要增加,保证河水不入厂、污水管网运行水位要降低,保证污水不入河,从而保障了污水系统运行的有效性,使得入河污染量明显减少、污水厂减排效益明显增加、污水满溢风险降低,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效益。他认为,应改变污水处理思路,在关注污水处理量的同时也应关注污水浓度;以“系统治理”为治理原则,统筹流域区域城市、各治理环节及多方需求;治理经费应与污水浓度和污水运行水位挂钩。
          朱家角镇张马村党支部书记、村河长朱惠根分享了村级河长的治河工作体会。青浦素有“百河绕村镇千桥卧碧波”的美名,张马村地处“三泖九峰”国家二级水源保护区,村民依水而居。通过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清拆沿河违建、培养村民自治意识、全面实行河长制,使得村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先后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文明乡村百佳范例”、“美丽乡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市水利工程协会会长沈依云出席会议并致辞,市水务局科技委秘书长兼市水利学会秘书长胡传廉主持了报告会,市水务局河长制办公室、水资源处、科技委、科技信息处、市水利管理处、各区水务局、中心城区建委、河长办、各区河道管理单位、村镇河长代表、协会学会部分企业界科技界会员单位16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会议得到了承办单位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上海嘉定水务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的支持。
(学会秘书处) 
★☆★☆★☆★☆★☆★☆★☆★☆★☆★☆★☆★☆★☆★☆★☆★☆★☆★☆★☆★☆★☆★☆★☆★☆★☆★☆★☆★☆★☆★☆
 “涉水PPP项目的理论和实务运作”专题报告会召开
 
          8月31日,上海市水利学会在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居家桥会议中心举办“涉水PPP项目的理论和实务运作”专题报告会,邀请到上海济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PPP总监郝成斌就水利、水环境项目投资的法律和市场环境、基本模式和交易结构、重大边界条件、重点难点和案例分析作专题报告。对供水、污水处理、农村水环境、黑臭水体、海绵城市等项目的实施有着较好的指导员意义。来自学会会员单位技术人员30余人聆听了报告、进行了交流。(学会秘书处) 
◆◆〓◆◆〓◆◆〓◆◆〓◆◆〓◆◆〓◆◆〓◆◆〓◆◆〓◆◆〓〓◆◆〓◆◆〓◆◆〓◆◆〓◆◆〓◆◆〓◆〓◆◆〓◆◆〓◆◆〓◆◆〓◆◆〓
学会召开“吴淞江工程报告会” 
          8月28日,学会在科学会堂举办“吴淞江工程报告会”,邀请到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水利院副院长孙永林、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大桥院道路综合一所所长、高级工程师成峰分别就“吴淞江工程上海段布局效果与规划设计探讨 ”“城市桥梁布局方案的思考与展望”作了详细介绍。 报告资料丰富,观点鲜明,交流讨论环节充分反映了与会人员对吴淞江工程的高度关注。来自学会所属团体会员单位的4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会议。(学会秘书处) 
●●●●●●●●●●●●●●●●●●●●●●●●●●●●●●●●●●●●●●●●●●●●●●●●●●●●●●●●●●●●●●●●●●●●●
汇聚200多万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力量赋能新时代
——市科协绘制未来5年发展规划
 
             9月25日举行的上海市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规划了未来5年的工作任务和发展之路。新时代新征程,市科协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上海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历史机遇,以全面深化科协改革为动力,切实履行“四服务”职责定位,坚持“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科技智库”三轮驱动、“创新服务、人才举荐”两翼协同,体现时代特征、上海特色、科协特点,努力建设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当好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成为推动科技创新重要力量,最广泛地汇聚全市200多万科技工作者的强大智慧和力量,当好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在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进程中谱写新的壮丽篇章。
             构筑学会学术工作“新高地”
             目标: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心。坚持前瞻引领,对标战略需求,凸显群团特色,显著提升国际化、专业化、立体化和多层次的学术交流服务能级,使学术交流成为吸引各类创新要素聚集的平台,助力上海成为国内外学术交流最开放、最高效、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科技社团,打造一批国际一流的学术品牌和知名科技期刊,推出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奖项,拥有品牌学术论坛和精品期刊达到100个(种),有效汇聚国内外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资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战略支撑。
             研究制定推进学会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与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相适应的科技社团建设。实施学会品牌培育计划,加大对学会开展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彰显度的国际高端会议、科技奖励品牌、标准规范制定、技能创新竞赛、科技产业会展等项目的资助力度。
             打造公民科学素质工作“新样板”
             目标:成为公民科学素质与科普工作协同推进的主力军。科普社会动员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普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不断推进,科普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明显加强,现代科普体系功能显著增强,公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科普内容精品迭出,科普形式精彩纷呈,科普名家竞相涌现,科普产业风生水起,科普氛围热烈浓厚,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成为时代风尚。到2020年,上海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继续领先于全国水平。
             探索具有科协特色的智库建设“新模式”
             目标:成为上海科技决策咨询汇聚的创新智库。建立市科协主导、科学家领衔、学会组织参与、科技创新企业加盟等多元主体协同的新型科技创新智库。决策咨询、建言献策和第三方创新评估工作进一步拓展,代表广大科技工作者参政议政能力明显提升,在上海科技创新、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智库成果的影响力。
             打造协同服务科技创新“新版本”
             目标:成为推动上海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科协组织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科技资源的供给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工作者成果转化对接服务机制和产学研金协同创新机制不断完善,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服务载体深化拓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双创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等取得新突破,可持续服务企业创新的网络、模式、机制有效构建,助力科技与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开拓科技人才举荐培养“新阵地”
             目标:成为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成功的大舞台。深刻把握科技人才发展规律,全面提高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本领。科技人才举荐激励机制更加健全,科技工作者服务触角不断延伸、服务平台不断拓展,海外智力引进、科技工作者教育培训等服务全方位深化,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深入推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型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营造科技人才近悦远来、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涌流的良好氛围。
             深化科协系统改革
             目标: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新型温馨家园。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内涵进一步深化和丰富,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成为科技工作者情感交流的港湾、精神的乐园。党建带群建成效明显,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改革加快推进,60%的学会成为星级学会,15%的学会成为国内一流和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学会。基层组织更加健全,网络化、枢纽型组织建设实现新的突破。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实现新跨越,线上线下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显著提升,与科技工作者联系更加密切,科协的组织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显著增强。
             有效整合和深度挖掘科协系统内外资源,建好上海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推动科协业务流程再造和服务协同,打造集咨询、办事、服务、沟通于一体的融合平台,形成一网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服务的“智慧科协”体系。(学会秘书处) 
●●●●●●●●●●●●●●●●●●●●●●●●●●●●●●●●●●●●●●●●●●●●●●●●●●●●●●●●●●●●●●●●●●●●●
千人净滩 守护海洋  
             为迎接“915”世界清洁日及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到来,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今天举行“携手共建美丽海洋”千人净滩行动。1000多名志愿者在2公里的临江岸线上清运垃圾,践行“绿色、生态、健康”的环保生活理念。
             此次活动旨在提倡广大热心市民一同重视海洋生态保护,从生活中点滴做起,妥善处理每一件废弃物,杜绝垃圾进入海洋,也为全社会垃圾减量贡献一份力量。同时号召更多公益志愿者们的加入,积极投身各类公益志愿活动,让社会各界人士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摘自:新民晚报)
 

沪ICP备2001368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3102号

Copyright © 2010-2022 All Rights 上海市水利学会 邮编:200020 
电话:021-63844900 E-mail:shanghaislxh@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