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水利学会简讯
上海市水利学会编 2023年第3期 (总第81期) 2023年12月28日
第二届长三角水论坛暨水利先进技术(产品)推介会筹备委员会
召开第一次工作推进会
为保证学会第二届长三角水论坛暨水利先进技术(产品)推介会的高质量举办,12月14日下午,论坛筹备委员会在科学会堂召开第一次工作推进会,学会理事长石小强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会上,学会秘书处报告了第二届长三角水论坛暨水利先进技术(产品)推介会活动方案编制过程和具体内容,各与会代表对论坛主题、组织机构设置、嘉宾邀请、职责分工等进行了详细讨论。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细化完善论坛方案,抓紧落实各项筹备工作,强化统筹协调。抓紧时间、倒排进度,做到忙而有序、有条不紊,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学会秘书处)
★☆★☆★☆★☆★☆★☆★☆★☆★☆★☆★☆★☆★☆★☆★☆★☆★☆★☆★☆★☆★☆★☆★☆★☆★☆★☆★☆★☆★☆
“新时期水利规划、重大工程前期研究”学术交流会
在太湖局研究中心成功举办
11月28日,由上海市水利学会规划专委会组织、研究中心承办的“新时期水利规划、重大工程前期研究”学术交流会在太湖局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形式。学会14家会员单位业务骨干参加线下交流,其他单位近30名技术人员在线上全程参会。
会议由太湖流域管理局副总工、上海市水利学会规划专委会主任杨洪林主持。
会议对咸潮影响下长江口水源地布局优化及白茆沙水库可行性、新时期上海城市原水韧性保障思考及展望、太湖流域防洪新形势及新一轮流域防洪规划修编治理方略、黄浦江防洪能力提升总体方案、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太湖流域片中小河流治理总体方案等涉水项目进行交流,内容涉及新时期防洪、供水、水生态等热点难点问题,6位报告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全面介绍了项目背景、思路、主要成果及重点、难点、创新点。
本次交流会由上海市水利学会规划专委会精心策划、统筹安排,承办单位太湖局研究中心高度重视、全力配合,为涉水工作者深入了解规划前期研究动态、充分交流科学研究实践成果提供了良好条件。(水利规划专委会)
●●●●●●●●●●●●●●●●●●●●●●●●●●●●●●●●●●●●●●●●●●●●●●●●● ●●●●●●●●●●●●●●●●●●●●●●
“智慧水利赋能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大讲堂
在上海市水利管理事务中心举办
为加强本市水利行业在智慧水利建设方面最新信息、前沿技术及工作经验交流,12月26日下午,学会联合上海市水利管理事务中心举办“智慧水利赋能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大讲堂系列活动(第四期)。
讲堂挑选首届上海智慧水利案例评选获奖单位进行交流,各交流单位就智慧水利优秀案例的建设思路、系统架构、亮点特色以及下阶段建设愿景作了介绍,并通过视频、模型演示等方式,展示了智慧水利应用场景,并和与会人员进行了交流互动。
讲堂的举办有利于本市水利工作者进一步熟悉了解智慧水利工作,为新时期、新阶段水利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河湖管理专委会)
◆◆〓◆◆〓◆◆〓◆◆〓◆◆〓◆◆〓◆◆〓◆◆〓◆◆〓◆◆〓〓◆◆〓◆◆〓◆◆〓◆◆〓◆◆〓◆◆〓◆◆〓◆◆〓◆◆〓◆◆〓◆◆〓◆◆〓
学会召开“数字孪生水网技术应用”学术交流会
2023年11月27日,学会举办“2023数字孪生水网技术应用交流会”。
来自上海市水务(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局、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等设计规划领域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围绕构建以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的智慧水利体系,探索数字孪生技术运用于水网和数字化场景、加快构建数字孪生水网、提升水网工程数字化水平等热点话题作专题演讲。会议邀请了浙江贵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团队,做了基于全系水循环数字孪生创新研发技术分享。
会上,沪浙两地同行进行了交流切磋,建立了进一步联系渠道,共同为推动两地水科学数值模型的一体化,系统化,集成化、精细化和推动预报、预警、预案、预演研发工作新进展而努力。(学会秘书处)
〓※〓※〓※〓※〓※〓※〓※〓※〓※〓※〓※〓※〓※〓※〓※〓※〓※〓※〓※〓※〓※〓※〓※〓※〓※〓※〓※〓※〓※
学会组织航头自来水厂排泥水应急处理工程考察
11月10日下午,上海市水利学会组织浦东航头自来水厂排泥水应急处理工程考察。
航头自来水厂技术人员向大家细致介绍了航头水厂的厂区布局和生产处理工艺,讲解了原水变成达标率100%自来水的工艺全流程。
来自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贾振宁经理带领大家详细参观了排泥水应急处理项目的核心设备——高效组合澄清系统,并展示了该系统的处理效果。
现场考察结束后,大家在水厂会议室就排泥水处理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互动交流。通过此次考察交流活动,学会成员近距离了解到水厂供水处理工艺及排泥水处理中的技术创新,深刻地感受到党和国家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对水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水环境专委会)
●●●●●●●●●●●●●●●●●●●●●●●●●●●●●●●●●●●●●●●●●●●●●●●●● ●●●●●●●●●●●●●●●●●●●●●●
学会组织参观疏浚展示馆
11月10日上午,上海市水利学会组织参观了上海航道局疏浚展示馆。展馆分为疏浚历史、典型工程、船机设备、疏浚体验间、科技创新、环幕影厅等板块,通过现代化的媒介,展示了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丰富的船舶模型展示了从原始的、小型挖泥船到目前先进的、大型挖泥船的发展历程。疏浚展示馆是百年上航史和民族疏浚发展壮大史的展示窗口,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记录者。
在讲解员热情的讲述下,大家领略了民族疏浚业崛起的百年故事,感受了上海航道局助力上海城市发展,振兴民族疏浚业,践行一带一路战略,助力大国崛起的历史,体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坚定了为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心和决心。
学会30余名会员参加了此次活动。(科普委员会、港口航道专委会)
★☆★☆★☆★☆★☆★☆★☆★☆★☆★☆★☆★☆★☆★☆★☆★☆★☆★☆★☆★☆★☆★☆★☆★☆★☆★☆★☆★☆★☆★☆★
“海岸带生态环境修复”技术交流会召开
10月26日,由上海市水利学会主办、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海岸带生态环境修复”技术交流会在龙吴路888号一楼会议厅成功举办。
本次技术交流会旨在分享探讨海岸带生态环境修复的技术研究与实践,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理念,以水利高质量发展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原上海市水务局副局长汪松年,上海市水利学会协调部主任沈洪,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俞相成出席本次论坛。
会议由水利院党委副书记俞相成主持,5名海岸带生态环境修复的专家袁琳、刘汉中、田鹏、陈虹、印越结合工程实践案例和治理技术手册解读进行了技术分享,与参会者深入开展了有益的探讨。
原上海市水务局副局长汪松年在会议总结时指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理念,强调要拿出搞技术大开发的勇气和能力,共同推动生态大保护。(湿地专委会)
●●●●●●●●●●●●●●●●●●●●●●●●●●●●●●●●●●●●●●●●●●●●●●●●● ●●●●●●●●●●●●●●●●●●●●●●
2023年“生态建设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10月13日,上海市水利学会 “生态建设学术论坛”在三峡上海院临新路报告厅隆重举行。学会理事长石小强、学会副理事长刘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华桂樑(三峡上海院副总经理)、学会秘书长徐贵泉(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和来自学会各会员单位百余名科技工作者出席本次论坛。会议由学会副秘书长蔡丽婧(三峡上海院水利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主持。
华桂樑副理事长首先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推荐的7位专家朱桂娥、施震余、林发永、王璐璐、王丽卿、吴耀、洪邦建结合工作实践,围绕生态建设主题分别作了精彩演讲。
刘桦副理事长代表学会学术委员会作论坛技术总结,肯定了论坛贯彻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在倡导打造水生态文明,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推动海洋河湖生态环境持续复苏,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
石小强理事长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同时指出,对每一名水利科技工作者来说,生态建设的道路还任重道远,学会还将继续挖掘学术潜力,充分发挥学术优势,争取多为本市水生态建设做出应有贡献。(水工建筑专委会)
〓※〓※〓※〓※〓※〓※〓※〓※〓※〓※〓※〓※〓※〓※〓※〓※〓※〓※〓※〓※〓※〓※〓※〓※〓※〓※〓※〓※
第二届“水波与环境水动力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经市外办和市科协批准,上海市水利学会主办的第二届水波与环境流体力学学术研讨会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ater Waves and Environmental Hydrodynamics)于2023年8月14日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和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承办,采用线下和线上同步方式进行。在沪的学会学术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代表50余人汇聚上海科学会堂,与来自国内以及美国、英国、丹麦、日本、新加坡、新西兰、越南、澳大利亚等境外国家130余名学者进行了交流探讨。
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深学者,从波浪-水流数值模型、风暴潮海啸灾害、拍岸冲浪带流动、流体-结构相互作用的大涡模拟、波浪发电装置新构型、微塑料颗粒运动特性及其近海输运等方面介绍了丰富详实的最新研究成果;四位来自学会会员单位的中青年技术骨干就筒型结构新构型及其应用、中国沿海潮汐与波浪要素分布特征、面向海岸生态修复的工程技术创新和长江口滩地波浪传播观测与建模等专题做了特色鲜明的学术报告,充分展示了上海地区青年科技工作者服务重大涉水工程建设、努力推进水利与水运科技创新的精神风貌。
本次小规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为我市和长三角区域水资源、水环境、水运和近海工程领域的科技人员了解学科发展前沿、交流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成果提供了新平台,助推我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学术舞台崭露头角。(学会秘书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