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水利学会简讯
上海市水利学会编 2024年第1期 (总第82期) 2024年6月28日
创新融合 助力长三角一体化水安全保障
2024年4月7-9日,由上海市水利学会、江苏省水利学会、浙江省水利学会、安徽省水利学会、江西省水利学会联合河海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届长三角水论坛暨水利先进技术(产品)展示会在上海市青浦区举办。本届论坛以“创新融合,助力长三角一体化水安全保障”为主题,共同探讨“水安全韧性建设” “美丽幸福河湖及数字孪生水网建设” “水资源、水生态、水经济及价值转化” “江海联运、航运协调发展” “新产品、新工艺及新技术”等重要议题,共同推动长三角水利事业一体化发展。这是广大水利工作者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一场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长三角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大型交流盛会。
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长周学文、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局长史家明、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陈馨、上海青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肖辉及企业代表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吴延洲到会祝贺并致辞。来自中国水利学会、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和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一市的水利厅(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代表等400余人参加了论坛。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市水利学会理事长石小强主持。
40多家企事业单位展示各类水利先进技术(产品),会议期间组织与会代表集体观展,与各参展企业进行充分交流探讨。论坛结束后与会专家代表前往位于青浦、吴江和嘉善交界处的“长三角示范区水乡客厅规划建设展示馆”和元荡生态岸线进行考察,深入了解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建设规划愿景,目睹元荡鸟语花香、安祥静谧的优美画卷,为本次长三角论坛活动画上圆满的休止符。。(学会秘书处)
★☆★☆★☆★☆★☆★☆★☆★☆★☆★☆★☆★☆★☆★☆★☆★☆★☆★☆★☆★☆★☆★☆★☆★☆★☆★☆★☆★☆★☆
学会召开十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暨会员单位走访
2024年5月27日,上海市水利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第四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在鸿运大厦博望厅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学会常务理事、学会监事、学会副秘书长等,秘书处工作人员列席会议。学会理事长石小强理事长参加并主持了会议。
会议听取了秘书处关于学会2024年工作计划及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介绍;第二届长三角水论坛暨水利先进技术(产品)展示会总结;审议了《上海市水利学会第十届理事会换届筹备工作方案(草案)》,审议了“上海长三角人类生态科技发展中心”加入团体会员的申请,与会常务理事对上述内容进行了认真讨论和审议,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本次会议走访、听取了新入会的会员单位——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负责人对公司的情况介绍,参观了公司在测绘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和自发研制的新设备,全面了解该会员单位的技术能力、业务范围及规模。
石小强理事长进行了会议总结,对各会员单位一直以来给予学会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会员单位是学会重要依托和服务对象,本次会议结合会员单位走访,加深学会对会员单位的了解,促进了彼此沟通,加强彼此间共建、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发挥学会桥梁纽带作用,有助于学会发挥更加积极的平台作用,在学术交流、科普宣传、技术推广等方面共同进步、共同提升。(学会秘书处)
★☆★☆★☆★☆★☆★☆★☆★☆★☆★☆★☆★☆★☆★☆★☆★☆★☆★☆★☆★☆★☆★☆★☆★☆★☆★☆★☆★☆★☆
深化可持续发展绿色科技 助力沿海生态文明建设
“滨海空间规划及陆海联动”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5月24日,由上海市水利学会主办,上海市水利学会规划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水利学会湿地专业委员会、上海滩涂海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建集团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为依托单位)、华建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水利专业委员会和《陆海联动生态廊道构建及生境恢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组联合承办的“滨海空间规划及陆海联动”学术交流会在龙吴路888号一楼会议厅成功举办。
会议旨在交流探讨滨海空间规划及陆海联动发展的技术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挖掘上海海洋经济的潜力,助力上海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来自管理、设计和建设相关单位的近百人参加交流会。
会上,各位专家结合相关规划和工程实践进行了技术分享。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乡村分院院长陈琳作 “高密度超大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路径探索”主旨报告;上海市水利院总经理助理、水利二分院院长崔冬作“《'双重'规划》实施以来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进展及上海实践”主旨报告;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规划研究所所长郑思俊作“城市滨海岸带三维绿量时空动态及其对近岸鸟类生境质量的影响”主旨报告;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娟英作“陆海联通区域水系生态质量综合评价”主旨报告;上海市水利学会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建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水利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水利院副总经理季永兴作“陆海连通潮汐生物通道构建及其对内陆水体影响”主旨报告。
各位专家的精彩讲演,体现了思想碰撞、实践总结、顶层规划和思考凝练,为本次交流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启示。期望与会聆听者在各自工作中为推动滨海空间规划及陆海联动领域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上海市水利学会也将一如既往地发挥自身职能、职责,通过搭建技术交流平台,推动涉水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知识共享和技术创新,为涉水行业的持续进步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水利规划专委会、湿地专委会)
●●●●●●●●●●●●●●●●●●●●●●●●●●●●●●●●●●●●●●●●●●●●●●●●●●●●●●●●●●●●●●●●●●●●●●●●●●●●●
上海市水利学会河湖管理专委会(上海市水利管理事务中心)
举办上海智慧水利科技大讲堂(第一期)
为了促进本市水利行业,在智慧水利方面的最新信息、前沿技术、工作经验和实际成效的交流,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5月22日下午,上海市水利学会河湖管理专委会联合上海水务人才发展促进中心首次结合本市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工作举办上海智慧水利科技大讲堂(第一期)。
本次大讲堂邀请了3位“2023年智慧水利优秀案例评选活动”获奖单位代表为大家做优秀案例分享,分别从浦东数字孪生水闸、泵闸智慧运维平台、“水务通”智慧水务系统3个题材进行展示介绍。
讲座为本市水利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学习平台,进一步加深对数字智慧水利工作的了解。本市各区众多水利行业从业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河湖管理专委会)
◆◆〓◆◆〓◆◆〓◆◆〓◆◆〓◆◆〓◆◆〓◆◆〓◆◆〓◆◆〓〓◆◆〓◆◆〓◆◆〓◆◆〓◆◆〓◆◆〓◆◆〓◆◆〓◆◆〓◆◆〓◆◆〓◆◆〓
学会举办2024年防灾减灾科普座谈会
“韧性防洪,应对不测风云”
5月11日,由上海市水利学会主办的“韧性防洪,应对不测风云”科普座谈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本次科普宣传活动在全国第16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以座谈交流形式开展,旨在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考察上海提出韧性安全城市的指导思想,增强社会各界对城市水旱灾害的关注以及防范意识,普及推广科学韧性安全的理念,提升城市韧性防洪安全。
科普活动邀请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堤防泵闸建设运行中心等有关部门单位领导、工作人员、志愿者以及社会人士参会。科普宣传座谈会由上海市水利学会防汛专业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水利工程系刘曙光教授主持,学会理事长石小强到会并讲话,学会原理事长、资深会员汪松年受邀参会并分享经验。邀请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处长章震宇、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田利勇、上海台风研究所研究员李永平三位专家围绕本次科普主题分别以《上海的防汛形势和任务》《气候变化背景下黄浦江韧性防洪体系布局》和《知己知彼,有效应对突发台风灾害》进行科普报告。这些报告探讨了水旱灾害风险韧性防控在城市地区的重大意义、普及了上海市在构建水文气象灾害韧性防控方面所采取的关键举措,旨在进一步提升全民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
本次活动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线上线下120余人参加。报告会上,参会人员与三位专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报告会气氛十分活跃,与会人员纷纷表示:通过这次科普活动,加深了对全球气候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下城市洪涝灾害突发性的了解,增长了对城市韧性安全防洪的知识,提高了个人应对极端洪涝灾害的意识和能力。(防汛专委会)
〓※〓※〓※〓※〓※〓※〓※〓※〓※〓※〓※〓※〓※〓※〓※〓※〓※〓※〓※〓※〓※〓※〓※〓※〓※〓※〓
“看水文,谋发展,精打细算水资源”活动成功举办
2024年4月29日,由上海市水利学会水资源专委会联合上海市水文总站共同开展的“看水文,谋发展,精打细算水资源”活动成功举办。来自太湖局、同济大学、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网波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渠观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水利学会、水文总站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和代表共28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首先组织参观了黄浦江干流控制站松浦大桥水文站,听取了水文总站松浦监测中队对该站水位、雨量、蒸发、流量、水温和水质自动化信息化监测技术,特别是利用HADCP开展流量自动监测的成功做法和丰富经验的介绍。之后参观了上海市有百年历史的米市渡水位站,介绍了该站监测设备、水位特征值、监测管理等情况,讲述了该站建站以来的变迁历程。水文测站参观结束后,还参观了松浦巡测基地。参观人员均表示,上海水文尽管测站位置偏远,条件艰苦,但设备先进,技术过硬,管理规范,文化底蕴深厚,积累了丰富的水文资料。
现场参观后,水文总站代表先后作了“现代水文监测技术”、“新形势下上海市水资源分析评价技术方法”、“河湖水质监测预警评价”三场交流,系统介绍了上海水文现代化监测设备和技术应用总体情况和未来趋势、分区分片水资源量分析计算的新技术新方法和发展思路、围绕“以水质论英雄”构建河湖水质管护“四全”工作体系要求开展的河湖水质监测预警和评价情况。交流结束后,参加人员针对监测技术、资料共享公开、水文分析大数据获取、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水质评价、长江口咸潮预警、水文科普宣传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学会感谢水文总站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同时指出,今后将利用水利学会等平台,多渠道加强水文宣传,使更多业内外人士和领导干部了解水文、认识水文,推进水文事业取得更大发展,让水文发挥更大的作用。(水资源专委会)
|